第二十六章 江南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六章 江南(第 1/ 页)
按照七娘的保证,最多可以承受十二座阵法的损失,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疑阵,所以这些天子亲军不足为虑,就算有漏网之鱼,毁坏了一些阵法,也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齐玄素真正关心的还是正面战场,秦李联盟的主力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动手?
在这方面,周梦遥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消息。
倒不是说周梦遥没有得到情报,而是周梦遥得到的情报太多了,有些情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就需要相当的辨别力。
所以自古以来,情报分析都是个重要的环节,不逊于情报收集。
也许事后来看,明明已经有了关键的情报,却没有引起重视。可在当事人当时看来,这么多情报,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如何能分辨出谁真谁假?也许真正的情报就在里面,如何分析却是个问题。
这就像抱怨皇帝没有认清某个臣子的真面目,误信了小人。说白了,能走到皇帝身边的臣子无一不是聪明人,这么多聪明人伪装自己,甚至联手糊弄皇帝,安能辨别忠奸?情报是一样的道理,安能辨真假?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关乎到军机大事,甚至关乎国运,周梦遥就更不敢贸然做出判断了,只能把重要的情报悉数呈送到齐玄素的面前,让大掌教自行判断。
若是判断对了,自然是大掌教英明,慧眼如炬。若是判断错了,那也是大掌教的过错,日后千秋史册上,是大掌教指挥失误,勿要说是周梦遥断送了道门二百余年基业。
这其实是前朝摄政太后与玄圣决战之前说过的话:今日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战,顾事未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予一人,谓皇太后送祖宗二百年天下。
看来周梦遥学到了精髓。
这就是领袖的区别。作为领袖,必须要有承担错误的魄力。
属下的错误也是领袖的错误。你不能只在属下立功的时候才强调识人用人的关键性。
当一方是“皆我之过”,而另一方是“勿归咎于一人”时,胜负就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在玄圣遗留的“长生石”中还保留着一些光影片段,不同于姚令的险恶用心,当然没有什么残魂,只是玄圣在剥离“长生石”时不小心遗失的记忆碎片。
随着齐玄素逐渐掌握新的“长生石之心”,逐渐将其发掘出来。
这些碎片很杂乱,没有规律可言,有些是玄圣少年时的记忆,有些事玄圣青年时的记忆,也有些是玄圣壮年时的记忆。
由此齐玄素知道了许多故事,比如在玄圣夫人之前玄圣还有过一个相好,结果死在了帝京的大乱之中,亦或是玄圣与佛主大战的许多细节等等。
当然,也有玄圣老年时的记忆。
其实玄圣飞升之前属意的接班人并非东皇,而是沈长生,他也是最忠诚的太平道出身,甚至一度是仅次于东皇的太平道二号人物,只是他的许多痕迹已经被东皇从史书中抹去。
沈长生曾与玄圣有过一番对话。
因为这段记忆是不完整的,所以在齐玄素的视角中,对话是从中间开始的。
沈长生不知何故十分愤怒,大声说道:“大掌教,不应是这样的。”
玄圣躺在一把躺椅上,看起来十分虚弱,只是稍微偏了偏头:“那你有什么打算?一剑扫平天下事?”
沈长生看着自己的领袖,也是自己的老师,沉声说道:“我们可以拿下巫咸,然后重新开始,肃清道门,重建道门,哪怕要花上百年的时间,然后……”
玄圣打断了他:“我们可以消灭巫咸,但总会有人接替她的位置。世间的规律大抵如此,一个老的敌人倒下了,又会冒出新的敌人,新敌人会吸取老敌人的教训,然后卷土重来。”
沈长生问道:“这个新的敌人是谁?”
玄圣摇了摇头:“这无法得知,也不重要。关键在于,不只是我们会学习进步,敌人们也会变得更为隐蔽,更为狡猾。”
沈长生显得很不甘心:“可只要有您在,所有敌人都不足为虑,只要在您的领导下,我们仍旧可以重建道门,道门仍旧可以如日中天。”
玄圣端详着弟子,许久之后,问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是没有答案的问题:“如果我不在了呢?我终究会离开的,该怎么办?”
沈长生哑然。
殿外雷声滚过,似是天道震怒,狠狠敲击着沈长生的心灵,恫吓着世人。
他喃喃自语:“我们该怎么办?接下来会怎么样?”
玄圣缓缓闭上了双眼,声音很低,几乎要被雷声遮住:“我不知道。”
沈长生愕然地望着玄圣,嘴唇微动,久久说不出话来。
黑暗和阴影笼罩了玄圣的脸庞,只能听到玄圣又叹息了一声:“也许只有天知道了。”
这个跨越了二百年的问题也来到了齐玄素的面前——怎么办?
齐玄素也不知道,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求无愧于心。
周梦遥可以逃避,齐玄素不能逃。
因为他是大掌教。
如果道门覆灭,别人都可以降,齐玄素不能降。
因为他是大掌教。
这是权责一体。
不能只在作威作福的时候才是大掌教。
齐玄素根据周梦遥提交的各种情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秦李联盟的进攻重点会放在江南道府。
慈航真人提出过其他意见,主张加强五娘主持的秦州防线,以防太平道偷袭。
不过齐玄素认为,不必如此,虽然他和国师交集不多,但也知道国师向来刚愎自用,他一定会哪里硬往哪里打,毫无疑问,天师坐镇的江南道府最硬。
还有一点就是,太平道本就在江南道府有一定的根基,存在统治江南道府的基础,而且打下江南道府的收获最大,毕竟是道门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可以抹平南北双方的经济差距。又有大运河,可以连通帝京和钱塘府,除了飞舟部队之外,水师也可以发挥作用,沿着大江溯流而上,直抵湖州乃至蜀州。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能打下江南道府,也能扰乱道门的经济,双输总好过单输。
所以齐玄素有了一个设想,也许秦李联盟并不在意姚令的死活,也不想围绕地肺山中心开花,他们更多是想趁着道门集中精力解决地肺山的时候,趁势拿下江南道府这个胜负关键手。
齐玄素专门与天师沟通过,天师认可了齐玄素的看法,同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江南道府的防线。
就在这时,颜永真步履匆匆地来到齐玄素的身旁,双手奉上公函:“大掌教,江南急报。”
齐玄素接过公函,迅速扫过,眉头舒展了一半,轻松也不轻松:“果然是江南!”
轻松是因为齐玄素猜对了,秦李联盟的主攻方向果然是江南。
不轻松是因为江南大战的结果很难说,谁也没有必胜把握。
此时大江之上,同样是遮天蔽日的飞舟舰队。
虽然战舰大多在天罡堂,但市舶堂同样可以临时将货船改造为战舰,毕竟建造飞舟的时候都预留了炮位,只要增添舰炮就行了。
就是灵官有所不足,飞舟上的道士倒是占了半数。
另一边则是旌旗如云,根据指挥,排成各种队列。
从上空俯瞰,就是一道道巨大的符,最终组成一座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阵。
然后一颗又一颗的“星辰”被大阵召唤出来,化作一尊又一尊神灵,每尊神灵都有三十丈之高,立于雷云之上。
正是正一道的三十六部雷神。
天师并没有敷衍齐玄素,直接把正一道的家底都搬了出来。
在“三十三天”的支持下,天师一口气在正面战场布置了足足十八尊雷神。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