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心得笔记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六十章 心得笔记(第 1/ 页)
裴小楼之所以如此大方,也不要齐玄素的补偿,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玄圣遗产并非一次性的消耗品。
这部分遗产并没有放在齐州裴家祖宅,也没有放在玉京,或者说只有部分在玉京,关键部分都在地肺山——地肺山就是东华一脉的道场,因为东华一脉要追溯到北五祖中的东华帝君,这位北五祖之首是第一个在地肺山修道之人。
至于东华一脉为什么会离开地肺山,是因为大齐末年的连年战乱,青帝屠戮西京,地肺山受到战火波及,东华一脉便逃去了齐州。
这也成了道门内部的笑话,都说终南捷径,李家在西京府当皇帝的时候,你们在地肺山,近在咫尺。李家去了蓬莱岛,你们跟着去了金鳌峰,隔海相望,还是近在咫尺,就这么喜欢捧老李家的臭脚。
直到玄圣一声令下,东华一脉重新迁回了地肺山,裴家也跟着去了地肺山。从这个安排来看,在不能废除门阀政治的情况下,玄圣大概是想让裴家代替姚家成为全真道正统,东华真人快要做到了,不过功亏一篑。
如果齐玄素没有打下地肺山,那么他永远也别想见到这部分玄圣遗产。
同时齐玄素又不免有些忧虑,姚令会不会捷足先登。
裴小楼却认为不会,道理很简单,姚令拿了也没用。说白了,不考虑玄圣的隐秘安排,玄圣遗产最重要的部分已经被李家和紫霄宫拿走了,真正能落到裴家手里的都是些边角料,主要以玄圣的各种笔记为主。
且不说姚令是否知道这些玄圣遗产的存在,就算姚令知道,姚令已经是准一劫仙人,用不到这些,而且姚令已经半疯,能不能看明白也是个问题。
于是齐玄素派裴小楼走一趟地肺山,取回这部分玄圣遗产。
裴小楼领命而去。
如今从昆仑去地肺山已经是畅通无阻,如果乘坐飞舟,可以当天去当天回。
既然是齐玄素交代的事情,那么裴小楼自然不会拖延,从紫霄宫出来之后直接就上了齐玄素的大掌教座船——其实大掌教的座船共有两艘,一大一小,一大自然是“应龙”,一小则与“空中府邸”差别不大,船小好调头,更为灵活。
裴小楼乘坐的就是这艘小的。
恰逢张月鹿从紫微堂回来,刚好看到齐玄素的座船起飞离开。
柳湖“咦”了一声:“没听说大掌教要出去啊。”
柳湖可不像小殷那般没大没小,工作的时候从来称呼职务。
张月鹿没有说话,径直去了微明殿,果不其然,齐玄素就坐在这里。
“我还以为你出去了。”张月鹿这才说道。
齐玄素解释道:“是裴师叔,我拜托他去取裴家的那份玄圣遗产,算是给你准备的。”
张月鹿迟疑了一下:“这算不算以权谋私?”
齐玄素道:“我问过了,主要以玄圣的各种笔记为主,只是裴家出于各种顾虑没有公开,你看过之后笔记也不会消失,我觉得算不上以权谋私。”
张月鹿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劳你费心。”
“我们之间不说这个。”齐玄素一摆手,“青霄,我提议由你担任天师,不是因为你是我的道侣,而是因为只有你才能完成稳定正一道的重要任务,我相信你的为人。我还是把张拘成之流想得太好了,所以这是个政治任务,不是你的私事,而是公事,你不要多想,更不要为名声所累。”
张月鹿一怔,沉默了好久。
齐玄素不由问道:“怎么不说话?”
张月鹿叹了口气:“我忽然醒悟一件事,以前的时候,别人都说我不好打交道,那时候的我反而轻松自在。如今我做了大掌教夫人,话风陡然一转,开始吹捧我如何清廉,如何不同流合污,如何正直。而我呢,也有些飘飘然了,很受用这样的吹捧,所以我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问一问,这样合乎规矩吗,这样是以权谋私吗?会不会有些不好的说法?我到底在担心什么?是担心我的名声受损吗?大约是的,这使得我现在反而如负重山。”
齐玄素没有说话。
张月鹿扶着额头:“你的一句‘为名声所累’,算是点醒了我,我的确不贪财,可我有些贪名了,这样不对,也违背了我的初衷。如果我做的事情有益于道门,那么区区个人名声又算得了什么?从今之后,我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也不会再问这类问题,心学圣人有句话说得极是,我不敢说自己做到了,却愿意以此为目标: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齐玄素没有置评,张月鹿从来不让人担心,所以齐玄素说道:“且等一等吧。”
当天晚上的时候,裴小楼回来了,同时带回了一口大箱子,里面不仅有玄圣的笔记,还有裴家祖先整理的相关笔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玄圣作为老师,当然要把自己一生所学传承下去,玄圣可不是齐玄素,哪怕没有“长生石”,玄圣也属于惊才绝艳之辈,天赋直追澹台云。换而言之,张月鹿、澹台云、玄圣等人坐一桌,齐玄素是上不了那个桌的。
玄圣不仅开源并整合了五大传承,而且创出了“南斗二十八剑诀”等大成之法,从这一点上来说,玄圣和徐祖、姚祖是一个级别的,都能开山立派。
总而言之,玄圣的理论水平相当高。
齐玄素不能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说很多原理都是他修为到了才后知后觉,正常应该是先明白此中原理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两人完全不能比。
齐玄素倒是有自知之明,至今也没有收徒,不去误人子弟。他能教什么?教“长生石之心”的使用方法吗?
玄圣传授弟子的时候,当然不会藏私,又因为裴家祖先是唯一没有直接参与道门权力斗争的弟子,所以玄圣将自己的大部分心得笔记交给了他。其实收徒弟都有类似的做法,大徒弟继承基业,小徒弟继承真本事。
东皇同样天赋过人,不逊色玄圣多少,后期更是想着通过造物走捷径,对“长生石之心”很感兴趣,自是看不上这些心得笔记,便默许了这件事。
齐玄素大概翻看了一下,这些笔记包罗万象,更让他惊喜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从一劫仙人角度来阐述修炼过程的笔记,这是准一劫仙人不能比的。不过并非玄圣亲笔,此时的玄圣已经时日无多,只是口述,由裴家先祖整理而成。
也正因为是裴家祖先整理记录,所以东皇大概率不知道此事。
齐玄素不由感慨,七代大掌教能压过清微真人一头,固然比不过秦权殊,也是七代弟子第二人,恐怕与这些笔记脱不开干系。
裴家不想将其公开也在情理之中,张家、李家、姚家哪个不藏私,功法是开源了,各种心得经验还是轻易不外传,寒门子弟就算得了功法,没有老师引导,也如看天书一般。
齐玄素将这些玄圣笔记转交给张月鹿。
张月鹿看过之后,惊叹连连。
天才教徒弟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他看来轻而易举就能做成的事情,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门槛,他不能理解此中的难处,自然也无从解答。
其实玄圣的笔记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玄圣一辈子就收了三个徒弟。
也就是齐玄素已经成为准一劫仙人,有了切身体会再来看这些笔记,当然看得懂。换成伪仙阶段的齐玄素,就要倍感吃力。
不过张月鹿同样是天才,她不存在理解不了的问题,反而总有豁然开朗之感。
张月鹿对齐玄素直言,原来她只有六成左右的把握,现在能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了。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