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节 超值探矿权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百八十六节 超值探矿权(第 2/3 页)
所以法国人是需要一笔贷款来稳定经济的,此前他们寻找过美国人,但是美国人在战后对法国人借债表现了审慎的态度,因为法国人已经借了太多钱了。法国人借新债还旧债,他们还能接受,但是继续大笔借钱,他们可不敢接受,尤其是美国此时也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借钱给法国人,那意味着他们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降低。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金融政策跟后世不一样,因为借钱出去,意味着借黄金出去,因为你必须随时准备接受别人提取黄金,美国人现在可不愿意接受黄金外流。
所以当中国政府说他们有兴趣向英法放债进行重建的时候,英法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才派出人来谈判。但是始终有些担心中国的融资能力,如果中国人无法提供足够的黄金,中国的纸币贷款就只是一堆废纸而已,在国际市场上完全没有偿付能力,甚至还会因为这笔贷款将中国经济摧垮。
现在不用担心了,中国人那一万吨黄金一出现,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问题只是借多少,利息是多少的问题了。
于是英法相继做出了一些让步,而这些此前他们一直不肯答应。
这些让步包括,答应中国政府提出了互相降低税率,互相允许投资,并且以矿产抵押。
法国人当然不肯答应用他们所有的矿产抵押,但是用殖民地的矿产就无所谓了,于是他们用越南一些已经发现,但没有能力开发的矿权,以及越南地区的探矿权做抵押,希望从中国贷款10亿金元券,10亿金元券就是1000吨黄金,比现在法国的黄金储备还要多,接到这笔跟黄金挂钩的金元券,足以让法国稳定住国内岌岌可危的经济了。
英国人也不是不能商量,他们本土的矿藏是不可能抵押的,但是殖民地可以考虑,于是他们决定以他们在马来西亚和缅甸的探矿权作为抵押,希望从中国得到30亿金元券贷款。
英国人付出的少,却要求的多,中国政府自然不肯答应,要求得到印度的探矿权。可是印度是英国国王王冠上最大的宝石,压榨富饶的印度是英国强盛的保证,他们不愿意让中国渗透到这里,所以坚决拒绝。
中国改而要求得到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探矿权。英国又以这两国都是独立的自治领,而不是他们的殖民地为由予以拒绝。但是英国表示,他们在非洲其他殖民地的矿产可以考虑,比如德属东非殖民地上的矿产。
中国以英国没有诚信,宣布谈判破裂。
但英国可没打算放弃,他们来找杨潮,他们知道杨潮能办这事。
“不就是探矿权吗?你们过去不都这么玩的,从清政府手里拿走多少矿权,怎么到你们自己个身上,就这么想不开呢!”
老熟人,英国人派了朱尔典来谈判,两人可好些年没见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因为这老家伙怕是没多长时间活头了。
“您说的对,所以我们还是愿意出让德属东非的探矿权的。”
朱尔典一口京片儿,北京那些年没白待。
“德国人在东非待了那么久,什么都没有找到,您觉得,那地儿有矿吗?”
杨潮反问道,一边招待朱尔典喝茶。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