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败的费德勒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败的费德勒(第 2/3 页)
没有频繁的镜头转换,甚至连镜头晃动都很少,范举能够从一个大全景的角度看到两名对手移动和挥拍的细节。
如果光看电视转播,或许切换后视觉的效果会比较好,拉近的镜头甚至能看到选手的表情。
可这些并非是范举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完整的细节,移动的速度,前后场的预备动作,挥拍时的站位变化,发力的角度。
用切换的镜头,可以看到的就会少了许多,而现在范举看的却是没有主持人解说单镜头的原始录像,这才能让他对双方的战术把握的更加清晰细致。
电脑屏幕上,费德勒和对手做着热身,看似和普通选手的热身没什么不同,透过略有模糊的画面,范举也很难看出其中的细微区别。
“如果能实际和对手打上两拍,或许能获得更多信息。”范举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些不同,就像他的热身,除了调整自己的手感状态,更多是用来感觉对手随挥的习惯和节奏,能更早一步抓到这个节奏,就能更早一步制定出最适合的打法来。
不过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过多的耽误在发球上,没有多拍的回合对抗,想要摸清节奏,范举最少也要花上几局的时间。
如果期间对手节奏产生改变,那么这个时间会变得更加漫长。
而在这之前,如果遇到一名节奏陌生,且对自己以往使用的节奏有克制的选手,那么就极有可能丢掉第一盘的比赛。
慢热选手之所以慢热,并非说他们需要很多拍才能找到自己的感觉,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强烈的固有节奏,才需要更透彻地摸清对手的节奏,才能进行有效的反制。
范举的节奏属于快热型,他更喜欢开场就用自己的节奏控制住比赛,所以他在节奏上也更多的偏向于自己这边,而不是偏向于去选择对手。
这样的节奏令他在比赛中很有攻击性,也极具压迫性,在对手抓不住他那毫无节奏的打法时,就会变成对范举极为有利。
同样的,如果范举被对手控制住节奏,那么原本的乱中取胜就会变得毫无章法,这才是让范举明白自己节奏的重要性,需要制定自己节奏的原因。
“力量还是不足么?这样的正手发力很不稳定啊。”比赛一开始,范举就注意到费德勒与前几场比赛不同的地方。
跳跃式发力的正手,很眼熟不是么?范举也会使用这样的正手弥补自己的发力进攻上的不足,但是在之前的比赛中,范举从未看到过费德勒使用同样的技术,或许有但却很少,可是这场比赛却有些异常。
跳跃式的正手发力好么?
范举这位使用者,就能够做出很公平的判断。
很有力量,在突袭的第一拍,这样全身上下集中在一起的发力,无疑能让拍头速度变得更快,从而打出更强烈的旋转和更快的球速。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