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郁华复生契机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47章 郁华复生契机(第 1/ 页)
第347章 郁华复生契机
「只是这样?」
李云裳心有不甘,感觉上了弟子的贼船。
失败了她可是要跟着走的,否则就是言而无信。
可这个逆徒所追求的好像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天下大同,而只是想让所有人富起来。
这并没有错,相反非常好。失败了那么多次,要说李云裳没有总结经验是不可能,她只是不想将就,不想屈服。
强者心性向来如此。
顾温语气坚定说道:」「我会打通全天下的交通,让凡人也能横跨千山万水。我会留下如山林一般的工厂,让凡人能够养活自己。我会制定一套可行有效的法律,让他们有所参考。」
「我会让所有百姓读书认字,让他们懂得思考。我会留下火器,让他们能够有一些反抗的能力。我会将所知所学倾囊相授,让天下富裕起来。」
他顿了顿,神情认真说道:「最后我相信的是人,不是百姓,也不是修士,而是人。」
「您说我依赖修士,可您这种排斥何尝不是另类的依赖?又何尝不是对凡人的一种轻视?」
这逆徒在诡辩。
李云裳心如明镜,其实是能听得出顾温在跟她绕弯子。
他说她不相信百姓,可实际上顾温几乎是笃定会失败,至少这一次同样不会成功,仿佛未下先知一般。
回想起来这八百年,这逆徒当年与自己说的几乎也都发生了。原本李云裳是万人敬仰的仙人,期间得罪了很多人,可也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戴。
便是那些邪修,对于她也是恭敬有加。
这并非完全来源于力量,而是李云裳救了人族,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李云裳所有人都要死,邪魔只是坏,而不是傻。
但当李云裳想要天下大同之后,连自己的宗门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待她。
后来开始阴奉阳违,再后来开始反对,乃至反抗谩骂,
有人说她偏,有人说她走火入魔,有人说她得了症。
这八百年很累,若是能如他所说,能把好东西留给后人,也算尽力了。
李云裳眉头舒展,叹了口气,道:「总感觉被你忽悠了,但话已出口,
我不能言而无信,届时我会随你走的。」
「咳咳咳———」
狐仙轻咳一声,对李云裳挤眉弄眼。
李云裳没好气说道:,「少不了你,生怕我把你丢了吗?你那个小天地能装得下我们三人吧?」
顾温回答:,「若有人想寻求成圣恐怕不行。」
小天地终究是比不上大天地的,无论顾温如何拾人牙慧,拿着修行界法则装饰,也不可能比得上修行界亿万年积累。
但生活是足够的,成仙应当也不难。
狐仙李妙道:1「妾身看顾圣小天地荒芜一片不宜居住,可否让妾身去行云布雨一番,修上几座仙府。」
顾温点头道:「自然可以。」
「甚好,甚好。」李妙喜笑颜开,「以小天地超脱于天地,不必忍受太虚之苦,可要比其他人好得多。」
开天辟地以来,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超脱者,其中一部分人去了太虚,躲避天地劫数。
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太虚之苦纵然是仙人也难以忍受。
至少李妙是不想去吃苦的。
「记得给我住的别修那么金碧辉煌。」
李云裳特地嘱托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这天下大同的事情你替我解决,那么郁华的事情也该有定论了。」
顾温心神一凛,问道:「师傅有办法了?」
「有一个机会。」
李云裳看了一眼狐仙,后者从衣袖里取出一枚尖牙,上边隐隐有龙吟声她解释道:「我一直与妖族内有联系,这是祖龙的信物,用来给我传递重要情报。」
「建木被地圣盯上,恐怕是要被收服了。在此之前,建木会进行一次反抗。」
一x
地圣。反之,我们也可以借机。」
还是要强闯地府。
顾温眼中闪过几分疑虑,又内视气海,小道爷如今依旧头发稀少,只有六十二根。
距离一百根相差甚远。
如此直面一尊圣人,免不了要一番厮杀。
她问道:「那么郁华成仙的事情?」
「靠她自己一时半会行不通,为师找了个老朋友。」
李云裳指了指窗边的盆栽,一棵翠绿的小树微微晃动。
顾温定眼一看,起初还察觉不出气息,数息之后便看到了一棵通天彻地的神树。
祖树灵。
一缕清风拂来,一颗灵果不知从何处落下,顾温伸手接住。
「顾圣,八百年不见,你已经走在了老朽前面,叹哉叹哉,实乃万古以来唯一。」
祖树灵苍老的声音传来,仿佛一本泛黄的厚重史书翻开一角。
它开门见山说道:「今建木当道,天地灵根无法超脱,更难以诞生灵智。老朽路已断,意图再开新路,不日便坐化成果,意为道果。」
「你想要郁华服用你的道果?」
顾温立马明白了对方的心思,微微皱眉,在思索其中的利害。
借道成仙,这意味着彻底断绝了郁华仙途,往后她就类似仙剑剑主一样。
拥有仙人的一切,却不是纯粹的仙,
祖树灵不可置否道:,「顾圣不用担心有何副作用,老朽一个未曾超脱的天地灵根,还没强大到在圣人面前班门弄斧。」
「万古以来成仙者何其少,那位天女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借用老朽之道便是百分百。虽然并非最上乘,但与寻常仙人并无两样。」
稍加思索,顾温拱手作揖道:「如此多谢前辈了。」
「是老朽多谢顾圣。」
苍老的嗓音渐渐远去,顾温手里的灵果一抹金光亮起,渐渐侵蚀表面,
化为一颗青果。
青果神韵在内,似有山林绿渊,穷极世间生机。
入地府时间未定,一切等候天时地利人和。
是夜,顾温带着青果回到家中,赤羽子早已准备好晚餐,经年累月的积累,她的手艺不比三清饭馆要差。
顾温与赤羽子说了方寸之事,后者并无任何善妒,反而喜笑颜开,进而又表示道:
「郁华姐姐回来后,我便能够解脱了。」
「为何?」
「姑奶奶我白天给你洗衣做饭,晚上还要伺候你。跟你双修累死了,修为比不过你,每次运转周天都被你带着跑。」
听着赤羽子抱怨,顾温看着对方依旧美艳动人的容貌,修士容颜常在,
可人却免不了染上烟火气。
昔日活泼好动的少女,不知何时多了几分温婉与贤惠。
遥想当年第一次见赤羽子,对方背着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剑匣,傲气由内而外,性格泼辣至极,见人不爽就打。
如今竟已能称得上温柔似水。
「当初是我之过,若我能克制一二,便不会像今天这般。」
顾温伸手将赤羽子揽入怀中,后者象征性挣扎一下,随后便扭动身躯寻到一个舒适的位置,缓缓舒了口气。
神情舒适,丝毫不像方才说的精疲力尽。
她并不讨厌给顾温做饭,也不觉得像个凡夫俗妇有什么不好。以前年轻的时候会抗拒,但若是顾温便反而觉得这种日子很舒服。
但她终归是后来者,若是郁华回来了。免不了一地鸡毛。
赤羽子觉得自己适当保持距离是最好的。
只是不再理所当然的肌肤之亲,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忽然,耳边传来柔和的嗓音。
「我们往后依旧,事情我会与郁华说清楚的。」
「没必要,虽说是酒后乱性,可实际上我们都心知肚明。郁华姐姐也不是傻子,她会相信你的鬼话吗?」
赤羽子琼鼻微微皱起,反而不是很乐意。
「我们只是各退一步,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如此福我享了,还不用承担责任?」
「我想让你享福得了吧,姑奶奶我就图你这个人。」
「老东西怪肉麻的。」
「你也是个老头子!」
一番嬉闹免不了肢体接触,二人也已经是老夫老妻,自然而然上了床榻又是一番云雨。
战一日,日上三竿。
赤羽子最先体力不支,求饶过后没多久便沉沉睡了过去,显然已经精疲力尽几乎每一次都是如此。
双修就好比如两个人推磨盘,修为越高推得越快。赤羽子与顾温差距大大,每一次她都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勉强跟上顾温周天运转的速度。
顾温没有休息,起身穿好衣物,轻轻关上房门。
三步之间,挪移来到玉皇宫内。
此刻,外边有一群风尘仆仆,衣着各异的人等候,估摸着得有百来号人。
这些都是来自天下各地城一级的主官。
新历一年的时候顾温就召集他们了,一直到新历三年他们才陆陆续续赶来。
修行界太大了,一州之地大的有千万平方公里,小的也有五百万平方公里。
更别说一些特殊地形隔阁,州与州之间并非紧密联系的,
也是修士这种超凡社会,才能够不考虑治理成本的无限制扩张。因为一旦有某地不尊法旨,那么真武宫就会有大能横跨万里去进行平乱。
凡人与寻常修士一辈子都难以离开一州之地,可万里舟这类法器一日能横空千万里。
农耕社会只是凡人,而修土是星际文明。
师傅所追求的是让农民也能飞天遁地,而顾温所追求的不过是让他们活得体面一点。
「拜见玉清天尊!」
至玉石台阶往下,各城各脉大小主官齐聚,来者无有过金丹者,都能归结为凡夫。
城池主官是一个统称,各地都有不同的称谓,也有不同的制度。
疆域过于辽阔,道宗也只能因地制宜。
这些凡夫第一次登上灵山,走入玉皇宫,无不神色紧张。
「诸位平身。」
顾温右手一抬,众官吏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随即他注意到人数少了一半,心中有了一个不好的猜测,皱眉道:「还有一百五十人呢?」
道宗不管城池官吏任免,但却要求有名册送来。
顾温召集了三百七十人,均为城一级官吏,有些人手底下管着千万百姓,可谓是一国之主。
台下众多官吏面面相,这个问题自然也由不得他回答。
一个真武宫服饰的大乘期修士低着头,快步走了进来,作揖一拜道:「
回天尊,这些人再来之前已经病逝。」
顾温自然不信这些鬼话,叹了口气,道:「你去统计一下,稍后把这些土大宁用多「若是反抗,或者拖延者,破山灭宗。」
嗓音平静,却听得下方众多大小官吏身躯一抖。
「遵旨。」
真武宫大能依旧低着头,转身快步离开。
他都不需要担心,如此动作引得天下动乱怎么办?
仙人没有下场你们就偷着乐吧。
历来天下大同都不是起步阶段失败的,而是维持数十年后逐渐崩溃。
宫内外恢复寂静。
顾温观察着下方众人,从他们眉目间能看出些许奴性,并无养尊处优多年的威势。
他们治理一方,却是某个大能的奴才。
个体伟力集于一身,他们可,我为何不可?
所谓天下大同,人人如龙为何不能出一人之手?
良久,他悠然言道:
「吾有一愿说予诸位听,吾有一权交予诸位使,吾有一法交予天下从。
玉皇宫很空,很高,很大。
顾温的声音一路蔓延,至三清山玉皇峰穹顶,到黄沙漫天的边疆。从剑修百万的折剑山,到富甲一方的丹青州。
至春到夏,从秋到冬。
亿万人倾听着,高呼着,呐喊着—-直至化作历史的一笔,当人们回首只能看到简短的一句话用来概况。
新历四年,城官改制,科举初现,高薪养廉。
新历五年,三官监察,通商天下。
新历六年,商行蒸汽,棉布低价。
新历七年,建厂如林,工农二八。
新历八年,一条从玄黄州至折剑山,长达八万里的铁路开通。
新历九年,第一个用火器杀死修士的案例出现。
新历十年末尾,顾温、赤羽子、李云裳、李妙四人游历乡土,视察民情。
十年时间,乡下早已大变样,不再是荒芜一旁,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头房,颇像前世小时候的农村。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