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天知道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48章 天知道(第 1/ 页)
第348章 天知道
石砖泛红,家家灯火。
李云裳神情复杂,既有欣慰,也有些许落寞。
她努力了几百年,始终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可自己徒弟短短十年就做到了。
耳边传来平静的嗓音。
「在十年前,只有地主士绅人家才有砖瓦房住,寻常百姓都是茅草屋,小康之家住泥瓦。」
顾温走到她身边,转头似说教一般道:「我们要想让百姓都住上砖头房,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地主,而是让砖头变得廉价。」
「师傅,你说是吗?」
李云裳无言以对。
一旁李妙倒是喷喷称奇道:「这可比云裳几十年大同的成果要好得多,之前我记得百姓最多也就人人多穿一件衣服。」
衣服是古代衡量贫富最直观的手段,往往也百姓最值钱的物件。
地痞流氓打架都得先脱去衣服,要是扯烂了能心疼好久。如果百姓有多余的衣服穿,那说明这是一番盛世。
故此,为了解决百姓穿衣问题,李云裳让人专门弄了个洞天种植棉花,然后再炼制纺织法器。
短短几年时间,全天下百姓都能穿得上厚厚的棉袄,但相对的也极大的增加了道宗财政压力。
因为用的都是灵石。
这就是李云裳失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
改革可以要了某个人的命,但不能断了所有修士的财。
李云裳问道:「这些东西能一直留下来吗?而不是像我之前一般,短短数年便可烟消云散。」
「先进的生产力会永远留下来。
,
顾温给予肯定的答复:「您觉得有人会反对烧煤炭吗?而且发展到如今这一步,并非是我之功劳,是天下人。」
相对于李云裳的天下大同来说,顾温的治理润物无声,从始至终面临的反抗都很小。
修士不需要煤炭,凡人的地方势力又显得过于渺小。
地主士绅自然是在反抗的,但为了不招惹玉皇宫,当地的修土宗门会主动弹压,谁露头谁死。
这也顾温请各地宗门掌教来三清山喝茶的结果。
李云裳又问道:「这些所谓的机器都是你拿出来的,工厂的建立也是基于你的政令,若你走了如何保证不人亡政息?」
「最初是我,但后来就不是我了。」顾温举例道:「如纺织机器,从最初版已经选代八次了,据闻剑州那边已经出现九代机器。」
李云裳眸光扑闪扑闪,带着一丝丝希望道:「如此发展下去,天下大同有希望否?」
顾温笑而不语,没有应声,也没有否认。
「翅膀硬了,都开始给为师摆架子了。」
李云裳有些不满的拧住顾温耳朵。
顾温连连求饶道:「我与您说过,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往后是有可能的,但我们这一次必然失败。」
「以往一个人一天仅仅能织布三尺。你那些机器一开,可以如法器一般不眠不休生产,一天方尺都不出问题。这数百倍的提升,难道还不能让百姓富裕吗?」
李云裳话音刚落,无需回答心中自有答案。
不会。
每一次天下大同失败后,她都会适当的降低要求。如‘救济百姓自留一分火耗便是正道,自留三分尚可为好官。’
起初普遍只拿‘一分火耗’,后来渐渐的越来越多,逐渐发展到百姓也在小偷小摸。
她的失败是由内向外的崩溃,是各个阶层的侵蚀,大同百年便是大限。在百年前之前的某一年,某个小粮官私自取走一些小米回家烹煮,天下大同就已经死了。
顾温道:「会,但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无穷的。今日有了棉袄,明日就需要丝绸,师傅您能怪他们吗?」
李云裳被问住了,她放下揪住顾温耳朵的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人欲无穷,但她无法说百姓对更好生活的欲望是错误的。
穿上棉袄之后,就应该有绸缎穿。吃上肉之后,就应该吃得更精细一些。住上砖头房后,就应该追求冬暖夏凉。
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她所追求的大同。
可当权者大概率不会允许。
宗门之中有修士,修士之下有亲朋好友,凡人三代为家,六代为族,裙带关系永无止境。
这些虫会捣毁百姓的福祉!
李云裳微微握拳,眸光一缕寒芒映得天昏地黑。
下一刻,顾温双手握着了她的手,遮掩住了泄露的气息,并一点一点开手掌。
他笑道:「师傅,你比起担心这些身后之事,不如先想想往后徒孙取什么名字。」
「你这个修为还想生?不如想想天下大同的可能性。」
李云裳瞬间被逗乐了,点着顾温脑门说道:「修士金丹之后便会脱胎换骨,
再难以繁育后代。合体之后超凡入圣,再无繁育可能。」
心中那股无名火也泄了,听着远方乡镇百姓屋舍传出的烟火气,嘴角露出欣慰又有些不舍的笑容。
往后的路,可能就要他们自己走了。
再受到欺负,也不知还有没有人为他们做主。
「师傅,回家吧。」
耳畔再度传来徒弟的催促,李云裳被拉扯着离开,嘴上嗔怪,却也没有拒绝「这么急着回家,也不见你给为师端盆洗脚。」
「喷!当初我喊你赶紧跑,也你没见你答应。」
顾温还未回应,狐仙李妙立马酸溜溜出声,随即开始控诉起了李云裳年轻时候的事情。
为了救人族于水火与她割袍断义,后来力竭战死,再到如今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
但李云裳却愿意跟顾温走,虽说是视如己出的亲徒弟,可未免有些过于偏心。
人比人会死,货比货得丢!
「如今倒好,你这乖徒弟一开口,在耳边吹吹风可比我这个几千年好友要有用得多。」
「能一样吗?当年我走了人族必亡,如今我走了人族还算兴盛。」
李云裳一巴掌盖到狐仙脑袋,后者当即变回了真身,抱在怀里一顿。
九尾狐嘴上不饶人喊道:「你就偏心,果然人族女子不能有家室,有了家室就是容易背信弃友。」
几人乘着祥云离开,声音渐行渐远,直至只剩下天边晚霞。
新历十二年。
又是两年岁月一晃眼,从第一辆火车鸣笛横穿人族疆域,到第一艘飞艇遨游云间,第一缕人为发出的电波纵横天地,
新兴的工业科技在个体美丽的世界蓬勃发展,犹如洪水一般势不可挡。
鸣!
一辆火车驶入三清山下城市,伴随着滚滚气浪,火车停了下来,车门并未如往常一般打开。
车站站台上,数十个持有法器的三清弟子站立,一切闲散人员被隔开百丈。
领头者是一个身材极其高挑,气质冷冽的负剑女修。
火车内的乘客将头伸出窗户四处张望,想看看是哪位大人物到来,竟然能让真人们迎接。
三清弟子们也好奇,究竟是什么大人物,能够让谢雨楠来亲自迎接。
要知这可是剑尊亲传,折剑山传人,更是在这十年里辅佐玉清天尊彻查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据闻她已经实质性接手真武宫,只需修为到达大乘期便能受封真武天尊,执掌人族兵伐。
可以说谢雨楠是人族年轻一代天骄,最具天赋,背景最大,上限最高的。
如此自然招蜂引蝶,走到哪都备受瞩目。
不时,一个身穿素黑色长的男子走了下来。
他身材不算太高,容貌清瘦,眉毛粗壮,双目炯炯有神,行走之间仿佛有虎啸龙吟之声。
一个凡人,毫无修为的凡人。
「三清山,大道途,我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来。」
男子望着远方犹如天柱一般的灵峰,几乎是望不到顶,只能隐约看到半山腰的云雾。
凡人短视,他们连灵峰山顶都看不到,却妄图在发展了十几年后超越修土。
谢雨楠上前两步,拱手作揖道:「易州牧,我等早已等候多时,还请随我上山。」
州牧,八年前城改之后设立的职位,其职能就是一地主官,理论上与天尊平级。
如此也激发了更多无法修行之人走上仕途,在修行之外博得一番成就。
面前这个男子就是其中的依者,优秀到自己那位圣人师叔都要召见。
此人本名易宗,出身于寒门,家道中落,但尚可读书写字。
原本是太一城下属的一座小城县官,后来赶上了城改的官吏考核,一路平步青云干到了州牧。
「遵旨。」
易宗拱手作揖,随即登上了仙家宝船,无视三清大阵禁空,长驱直入来到了最中央的玉皇宫。
宝船并未停靠,只射下一道灵光将易宗送到玉皇宫外百丈。
易宗愣在原地许久,似乎要将玉皇宫每一片琉璃瓦映入心神,每一步迈在脚下青石上都仿佛踏着云朵。
太高了,高到令他害怕。
易宗在来之前已经见过不止一个修行大能了,便是执掌太一州的文尊他也见过。可从未如现在这般激动、仿徨、敬畏。
因为这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真正的神仙帝王。
一个修士的强大与否能用修为评判,而端坐于玉皇宫那位是一个个公示申文里感受。
玉皇宫一纸文书,便是天尊也得低着头过去谢罪。
这条路是天路,只要走上去就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易宗一步步靠近,最终一步跨过了门槛,一抹明黄的光芒照来,使得他微微眯眼,隐约间一道身影端坐于尽头。
身影渐渐清晰,身着道袍,木头发簪竖起头发,样貌平平无奇,嘴角含着轻笑。
他嗓音平和问道:「你是易宗?」
易宗足足愣了半响,才慌忙行礼作揖道:
「卑职便是易宗,太一州人士。」
「我看到了你的功绩,也看到了你的能力,若论天下治世者,你无出其右。」
顾温开门见山,简短的一言让易宗愣然,低着头不明所以。
这类的话术都出于手下人的恭维,可面前这位可是货真价实天尊之首,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难得我真要飞黄腾达了?
他难掩心中激动,道:「一切都是天尊所赐,若非尊上卑职只是一介凡人,
岂能等大宝之殿。」
「我的功劳只占一部分,你的能力才是你脱颖而出的原因。」
顾温没有否认自己的作用,似闲谈一般问道:「你可想过问鼎?坐一坐我这个位置?」
「卑职自然是有为天下建大同之志——」易宗下意识回答,话到嘴边又惊出了一身汗。
当即想跪下谢罪,却发生身体不受控制顾温安抚道:「不用紧张,我用不着吓唬你一个凡人。我意图在州牧之上,
再设立一个职务,代替我统管各州城主府。」
易宗很快冷静下来,道:「若是如此,卑职一介凡人岂能使唤得听天下?」
遇上这天大的好事,不仅没有激动请命,反而直击根源。
顾温心中赞许,回答道:「华阳云渺二位天尊会协助你,也不是让你管宗门,所以问题不大。」
「您要去闭关了?」
易宗敏锐察觉问题,面上多了一分不舍。
修士一次闭关,再度出关恐怕自己就已经死了、
这是他第一次面见顾温,可这十年里又都是在对方羽翼下生活。如果没有顾温,他什么都不是。
天下官吏,无不奉玉清为神祗。
顾温摇头道:「我要离开。」
「去哪?」
易宗近乎冒犯一般追问,而顾温很宽容,耐心回答道:
「去天外天,如果顺利以后可能都不会回来了。所以我想把这天下交给你,
让你来延续天下大同的道路。」
此刻,易宗已经全然没有即将问鼎的喜悦,
他沉默良久,问道:「您走后,这天下大同还会存在吗?」
「百年内不变,百年后那只有天知道了。修行大能不屑于与凡人争夺薄利。
而宗门子弟与其裙带门阀我管不了,只能保证道宗依旧是你最大的依靠。」
顾温嗓音悠然,起草法旨,册封易宗,授予神器。
天象涌动,一股玄黄之气落于易宗天灵盖。
顾温走下高台,拍着易宗肩膀,笑容柔和道:「不用太紧张,也无需畏惧,
你的能力远在我之上。」
如他所说,他与师傅不同在于,师傅是在开辟出真正的大同。而顾温只是想提供土壤,把沙子变成泥巴,如此才能种出果实。
而如今也到放手的时候了,具体能长成什么样且看后人造化。
他得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面前这个小伙子就很适合。
易宗,当今天下赋税制定者,能把税收到宗门头上,还不引发动乱。
古往今来收钱是最难干的活,能把这个活干好,那么就能把天下管理好。
至于再进一步的事情,由不得顾温来定,也不是易宗一人之能。
三日之后,易宗被玉清天尊选为共主,代行玉皇宫之权,天下哗然,风云涌动。
顾温暗中观察,见易宗借用职务各方借力摆平种种事情,迅速掌握权力之后便收回了目光。
一个凡人掌握大权不是问题,只要有道宗背书即可。
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改变,修士的时间观念是不合适治理天下的。
顾温来到李云裳的别院,汇报了近况。
「你心里有数即可,为师就不过问了。」
李云裳似乎是想通了,不再过问天下大同,道:「最近建木有异动,估计是快了。」
「多久?」
「短则三年,快则十年。」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