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境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九章 境界(第 2/4 页)
“爸爸哎,既然您是行家,那去津门淘换东西这事儿就拜托给您了,回头我把钱给您。对了,您要乐意呢,也可以带我妈去啊。既多了个专家,你们老两口也能一起散散心啊。”
好,这不就等于是洪禄承自己给自己一竿子支津门去了吗?
当然,老话讲“皇帝不差饿兵”,越是亲信得力的大臣越得高官厚禄地封赏笼络。
洪衍武也一样,不可能太对不起他爸爸了,怎么也得让老爷子的旅途舒服、舒心点儿。
所以那就花钱呗,资金他给了两万,还允许老家儿吃回扣。
说不用都买了东西,多余的就算他孝敬父母了,下次去下次再给。
另外呢,还单独出钱包了边建功的车,要用汽车送老两口去津门。
这样的“仪仗”,已经相当于局长待遇了。
既能免得他的父母受奔波之苦,也可以让边建功代为照顾父母,很是方便安全。
最后,他还大言不惭的嘱咐父母,说让他们多在津门玩两天,不用着急回来。
什么五大道、劝业场、塘沽都去逛逛。什么起士林、登瀛楼、狗不理也都去尝尝。住就住“利顺德”,关键得玩儿痛快了,可千万别给他省钱。
那口气,狂极了。
但不得不说,绝没有花钱的不是。老爷子对儿子这“豪华之旅”的安排倒挺满意。
这一高兴,不但欣欣然带着老伴儿上路,趁着暑假没结束,连闺女洪衍茹和大孙子洪钧也一并带去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祖孙三代一起出游的旅途之中,老两口对儿子的看法也来了个大调个儿。
因为当王蕴琳说起洪衍武来,还在因他的“烧包”之举,担心他把钱不当钱,怕他以后有朝一日吃苦受穷的时候。
洪禄承却于微笑中给了儿子一句相当高的评语。
“你放心,绝不至于。咱们家老三,非但穷不了,而且做人也已经有点境界了……”
这话要是被洪衍武亲耳听见,那非得对着镜子臭美上三天不可。
不过咱们实话实说,尽管洪禄承自认在生意上挑不出洪衍武的毛病,但真正谈到境界,却还得属他这只老家雀儿。
因为老爷子毕竟是洪家家主在三个儿子里看中的继承者。也是洪家十几代人的从商之道的唯一传人。
他精通实务,早在中学毕业,就开始在自家的铺子里学习、历练。
而且商业天分也极高,即使生逢乱世,也从没做过亏本买卖。
那严格说起来,是一位秉承商业传统,经过几十年动荡市场和国情考验的商业大师啊。
岂能是洪衍武这样只靠前世记忆和偏门经验的野路子可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