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境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九章 境界(第 3/4 页)
别的不说,既然眼下发现衍武早就涉足商海,老爷子也就没必要等他厨艺学成,再满足他的好奇心了。
因此已经应他的强烈要求,提前把赚快钱的办法告诉了他。
结果就这么几句随便的点拨,落在洪衍武的耳朵里,就跟听到金科玉律似的,长久以来的困惑被一语道破。
老爷子说的什么啊?
敢情赚快钱的方法就两个字“渠道”。
洪禄承做出的具体解释是,经商表面上看说的是买卖,但本质其实指的是完成买卖的渠道,所有的利润也都从渠道而来。
过去商人不事生产。原始的获利方法就是从某地把某物运输到异地出售。
后来尽管出现了商人自己办厂、开矿,但工厂和矿产本身,同样是商人为了包揽物权,掌控一种渠道啊。
而且就算是把工厂和矿产划成生产方,可要是和专门负责售卖的店铺相比,实则利润的大头儿也仍然掌握在店铺手里,真正的生产者分润的比例极小。
因为你东西再好,也得求着我帮你卖,否则你就一个钱也没有。那卖多卖少,怎么分也就是我说了算了。
另外渠道也是多头做的,有本事把渠道由多变少那是霸盘,垄断利润自然是高。
反过来,要有本事破除桎梏,另辟蹊径,找到新的渠道,那赚到的钱也肯定少不了。
再换言之,能囤货居奇,或是有本事卡别人的脖子也可称为渠道。
只要让别人绕不过去又逃不了,自然便可坐地起价,分润厚利。
总之,商人的所赚取的利润不过是根据渠道的价值而论罢了。
那么要赚快钱,只要从最新、最热、最供不应求的需求来考虑,找到如何能更便捷、更廉价、更高效地满足这种需求的渠道便可。
当然,渠道也是有优劣的。
官方权力为上,资本实力为中,眼光和点子为下,这就决定了从中取利的时效性和风险。
而你越是能提供别人提供不了,又必不可少的渠道,利润就越丰厚。
就这些话,堪称是洪衍武所听过的,对“投机倒把”最贴切的解释。而且也符合现代商业理论中“销售为王”的四个字。
但要仔细地琢磨琢磨,偏偏又不是这两句话就能道尽的。里面似乎还有更深刻的东西,那真是滋味无穷啊。
可不嘛,拿他自己来对照,哪一样生意不是从“渠道”出发的?
以外汇券为基础的的商品买卖和服装夜市,几乎都是破除了官方桎梏,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分润市场实现牟利的。
而其中又以获得官方支持的服装夜市最省心省力。
至于外汇券主要依靠资本实力,比起服装夜市风险就高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