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你情我愿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你情我愿(第 1/ 页)
确实,宁卫民说的对,双方合作空间太大了。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的清水会长在听完宁卫民的话之后,连他本人都觉得宁卫民如此丰富的新闻资源不去从事媒体行业太可惜了。
要知道,宁卫民所就任的公司,及其负责的业务,天然就存在广告投放需要。
而且这些行业的广告还特别适合在潮流杂志上投放。
尤其宁卫民在国际时尚领域的广泛人脉更使得其在获取独家新闻,安排专访方面占有极大便利。
这一切的一切,不但保证了宁卫民接手杂志之后,《平凡panch》本身的生存发展需要。
甚至整个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麾下的杂志都有可能跟着沾光。
毕竟对于那些大牌的法国时尚公司来说,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其利润增长最快的市场,单靠一本杂志的广告投放量肯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那也就是说,宁卫民对任何一家日本杂志出版社来说,无论从广告投放还是提供新闻素材来说,都是米饭班主一样的存在。
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宁卫民的惠文堂书店太小了,他个人又没有相关从业经验。
即使开始涉足杂志出版行业,也根本不可能在出版业务上与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形成竞争关系。
何况宁卫民所表达的经营策略也让人放心。
在杂志的经营上,他不会乱指挥,愿意维持原有的经营体制,没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几乎完全依赖现有的杂志社架构。
说白了,他就是看重这边杂志的发行量和原有编辑部的经验,想吃一口现成的。
而他的全部诉求只是在资本上拥有这本杂志,资金上做好保障,在满足自身舆论和宣传需要的同时,也维持原来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权力。
毫无疑问,这样的兼并与合作,是最受人欢迎的。
那清水达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还怎么能够拒绝?
说实话,这个时候清水达夫甚至感到庆幸,幸好宁卫民一开始就通过住友银行来找他谈合作了。
否则要是让宁卫民和集英社、讲谈社合作,那未来肯定会帮助他们的竞争对手有效壮大,对自家杂志形成冲击。
所以他此时的心态也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向,唯恐自己的回应不够积极,不够热情,会把宁卫民推向他的竞争对手们。
更不可能抱有奇货可居的心理,开出什么离谱的价格来。
于是有了这样的互信基础和相互需要,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随着双方正式磋商开始,几次共同开会讨论之后,合作细节一一确定,这个原本在一开始没有可能的交易,居然真的成功了。
1988年5月2日,双方在住友银行的见证下,正式签订了《平凡panch》的交易合同。
宁卫民以惠文堂书店会长的名义,向住友银行贷款五十五亿,并以三十亿円的价格买下了《平凡panch》的杂志社,并以二十五亿日元资金注入为杂志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在经营方面,宁卫民除了把杂志名称改版为《雾panch》,还提出了3r战略。
既保留传统、品质和人才。
甚至表示他涉足媒体行业的初衷并非以单纯逐利为目的,未来也不会以逐利为目的,希望杂志可以探索出专属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
而且保证杂志社的规模不会缩减,只会扩编。
这样的“文青”的东家,做出如此财大气粗表示。
深获那些编辑们的青睐,大多数人都感到创作方面的束缚小了,简直让这些老员工们喜出望外。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也很给力,在他们的大力配合下,私下里对杂志社的重要骨干展开了游说。
最终原属于《平凡panch》原有九十三名员工,除了原社长和副主编,以及两个年龄已经到了退休的员工选择离开,回归本社之外,其余所有人决定全部留下。
就这样,宁卫民实实在在留住了富有经验的人才,几乎全盘接收了这个杂志社。
如此才是他的本意,才算物有所值。
否则人才要是都走了,这个杂志社也就是个空壳罢了,他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宁卫民也大方的给留下的人涨了工资。
涨幅比日本“春斗”的百分之五标准还要高,涨了百分之十。
尤其他还宣布,今后会在法国设置分部,会轮换派遣愿意出国工作的员工赴法,负责常年采集法国时尚界和影视界的新闻动态。
而且今年五月份第一批人的第一站就是法国戛纳电影节。
甚至他还透露,雾制片厂的《摘金奇缘》会参与本届电影节的角逐。
因此在此电影节期间,不但《摘金奇缘》剧组人员会配合他们采访。
去参加电影界的所有日本、大陆内地影人,还有欧洲电影界的一些知名导演和演员也会接受他们的专访。
他们完全可以以此作为创刊号的重磅新闻。
这样的消息,就更是让杂志社人心思定,士气大涨。
对于杂志社的员工们来说,出国取材,大笔预算,参加媒体放映会,采访明星,住最好的酒店,出入最高级的餐厅,这一切正是那个经济起飞时期日本年轻人最向往的生活,更别说还是去人人向往的法国了。
光这样的目的地这样的待遇就够他们心向往之了。
尤其还有这样的采访特权,那真是逼格一下拉满,足够傲视同行的了。
大家自然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对这份工作的期望和热情全都因此提升,对宁卫民这个其实不懂杂志具体运营的老板也更尊敬了。
而对于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宁卫民当然也有所回报。
为了感谢对方帮自己留下人才,也为了今后在杂志发展上更多借助对方的力量。
他与之正式签订了合作补充合约。
决定今后在杂志运营,广告投放业务和新闻资源上与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进行资源互换与互补合作。
并针对其他的出版集团,双方也规定了排他性的约束性条款。
这无异于一种战略同盟关系的确立。
至此,双方算是实打实的绑在了一起。
总而言之,这笔交易对于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好处多多,完全是皆大欢喜。
对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以一本即将过气的杂志和九十多个员工为代价,就回笼了三十亿円现金,还获得了稳定的独家新闻来源和高质量的广告客户,这自然是大赚特赚。
必将让他们继续雄霸日本杂志出版业第一的宝座,和业内第二名拉开更大的差距。
然而对于宁卫民和松本庆子来说,其实好处更多。
等于一下子,这本杂志就替他们夫妻俩补足了事业上的最重要的一块短板。
从此不但宁卫民自己的事业有了更优质的纸媒宣传平台帮忙宣传,而且对松本庆子来说,她旗下的作品和艺人对公众的曝光度和话题性有了保障,想捧红新人要容易多了。
甚至他们也有了更多可以和其他企业和同行做利益交换的筹码。
像松竹正在拍摄的奇幻电影《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就被他们定为创刊号报道的影视版内容,以回报本年度学院奖评选中对方予以的助力。
而且今后哪再有娱乐杂志,体育小报敢针对松本庆子以及其麾下的艺人进行抹黑和舆论攻击,他们也不怕了,因为他们手里也有了自己的武器。
反而就要轮到对方担心了,因为对方必定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会被《雾panch》和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旗下的杂志联合反击。
仅从这一点来说,宁卫民和松本庆子的实力就超过了周防郁雄统治下的燃烧系。
毕竟当初的燃烧系也只是凭着威胁,强迫一些规模不大小报和杂志让其为自己服务。
看着一呼百应,无人敢惹,但真正的大报和知名杂志却不是他们能指使得动的。
而宁卫民可是通过利益绑定,让日本杂志出版界的第一集团成为了自己的助力啊。
两种模式,别说格局上就存在着天壤之别,效果也大不相同。
这样有共同利益的盟友才是真正的一条心,很难背叛的。
除此之外,宁卫民甚至还能捎带手解决国内的需求问题。
未来的国内的市场可是足够庞大的一片蓝海啊。
有了日本这本潮流杂志,今后宁卫民杀入国内,在国内占领行业高点,领导潮流风尚那就是分分钟,手拿把攥的事。
何况宁卫民早就向皮尔卡顿华夏公司建议,公司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潮流杂志。
宋华桂和邹国栋也接受了,目前就正在筹备之中。
所以现在这就是想睡觉来了枕头的事儿。
宁卫民对国内发了传真,把买下日本杂志社一事和宋华桂、邹国栋及时做了沟通,还寄去了几本《平凡panch》杂志。
如果他们认为杂志风格没问题,愿意直接套用现成的模版,那么相关技术问题立马就不用头疼了。
而且或许《雾panch》也就不止限于在日本发行了,很快就能拥有华语版了。
抛开股份构成问题单说,反正这本杂志直接变成中日两国发行的跨国性杂志社一点障碍没有。
未来也许还会加上法语版,甚至是英语版呢。
这还不算,网络时代一旦来临,那才是真正的大机遇,谁说宁卫民的杂志就不能变成新媒体的头条呢?
起码在技术上,杂志社变成电子网页和app一点问题没有啊。
这就是宁卫民心里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未来展望。
历史轨迹证明,所谓传统行业没落,其实不过是因为保守和不思进取的错失良机。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报社率先做网络媒体平台,如果大超市率先做购物平台和生鲜,如果出租汽车公司率先做网络约车服务,如果餐饮企业率先做外卖,如果自行车厂家率先做共享单车,哪里还有那些互联网新贵的机会?
说白了,宁卫民从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手里买下的《平凡panch》,那就是一株在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小苗儿。
未来能长成多么茁壮的参天大树,绝对不是除他之外的任何一个人敢于想象的。
说句大实话,宁卫民对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的保障绝对称得上是扮猪吃老虎。
因为他图的根本就不是这本日本潮流杂志这几十万的发行量,甚至不是日本整个杂志市场就能让他满足的。
他其实把这本杂志当成了一本万利的基础,当成了未来自己涉足网络媒体平台的技术储备和壳资源。
所以或许用不了二十年,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就会后悔今天的这笔交易。
恐怕也只有到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引狼入室”,懂得什么叫“与狼共舞”。
当然,既然宁卫民对这份杂志给予这么的大厚望,那他除了付出这么多心思,做出这么多妥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之外,也不可能完全不安插自己的人。
也是巧了,今年春节的时候,香川凛子正好向皮尔卡顿日本株式会社递交辞呈,决定离开这个自己注定无法获得升职的公司,专心替宁卫民打理惠文堂书店。
于是借此机会,宁卫民干脆就又给香川凛子加了份儿担子,让她同时兼任惠文堂书店的店长和杂志社的监事。
其实具体也不需要她做出什么工作成绩来,宁卫民的意思,暂时就是让她每周去杂志社待上两天,熟悉一下杂志社的工作流程,帮着自己关注关注杂志社的工作,顺带施加一点对杂志社的压力和影响力。
别让杂志社的现有人马真以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反过来辖制资本就好。
但这对于香川凛子而言,却无异于意外之喜,知遇之恩。
原本是因为对工作失望才离开皮尔卡顿的香川凛子,可没想到宁卫民竟然这么快就圆了她的事业梦。
更没想到宁卫民的事业居然发展的如此不合常理,那小小的惠文堂书店居然都开始涉及杂志出版业务了,而且直接就买下了一个拥有辉煌历史和无数专业人才的大牌杂志。
这对她来说,反而离开原公司成了明智之举,得到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
让自己终于可以接触真正的时尚行业,做一些梦寐以求的重要的工作了。
这种神奇的事业转折,就相当于一个想干设计师的人被个二线服装品牌开除了,却一转身成了大牌时尚杂志的决策人,就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所以香川凛子哪儿有不开心的?
真是恨不得对宁卫民倒头就拜,奉献自己的膝盖。
至于加班,那完全就是香川凛子自愿的。
她把自己看店的时间放在了晚上,白天几乎每天都要到杂志社上班,天天996也是无怨无悔,反而甘之如饴。
这还能让宁卫民说什么呢?
周瑜打黄盖啊,不让她做事,反而要落埋怨呢,也只好任其自然了。
所谓职场霸凌和性别歧视,当然也不会存在的。
毕竟宁卫民就安插了这么一个私人,香川凛子的态度又很谦虚,而且现在的杂志社社长是原来的副社长扶正,原本就感激宁卫民给自己这个当一把手的机会。
他再不开眼,也犯不上针对宁卫民唯一的代表啊。
哪怕他原本也是大男子主义者,对香川凛子也不敢表露出来。
实际上,他反而很香川凛子这个漂亮的日本大妞儿,是和宁卫民有特殊关系的外室,而不敢得罪,尽力多多照应呢。
起码也得维持着面子上过得去。
于是乎,香川凛子是真心幸福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工作能力受到重视。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