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一章 破立之困(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七八一章 破立之困(二)(第 1/4 页)
所以由此思路,在叶适去世数百年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东西。
那就是天主教。
以耶补儒的想法,在明末很是盛行了一段时间。
但伴随着大顺官方认可永嘉永康学派的学问,很多大儒也立刻引发了警觉。
即,又犯了和当年对抗佛教一样的错误。
把天主、上帝这些概念,都给弄没了,弄成人家的了。
拿着别人设好的圈套,自己往里面跳,用别人的思维方式去改造自己的学问,然后对抗别人的学问。
那改到最后,还是儒吗?
本来明末反思之下,很多人就对宋儒相当不满了,觉得完全是曲解了儒的本意,所以才要破程朱而近孔孟。
天主教问题,更是再度中招。
这种情况下,大顺直接选择了行政命令,武力禁教,辩个锤子辩,补个锤子的补?
随后又以皇帝诏书的形式,直接分解了“实学”和“西学”。
不涉及到什么上帝、创世、道、气之类的东西,都算实学。
而掺和了上帝、道、气、太极之类的涉及到精神层面的东西,都算西学。
这种封闭式的暴力禁教,算是被大儒们视作大顺继承永嘉永康一派学问的传承。
总之,按照永嘉永康一派的学问,或者说叶适关于道统的观点,如果将来有一天,要拿着别人的东西,从儒学里寻找相似观点对对抗,那么这本身就是假儒。
真儒应该是以三代为根本、以六经为述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叶适认为,这种站在别人的立场看自己,或者根据别人的立场来改变自己,就是对儒学的最大背叛。
这是“自变于夷”。
儒家的基础,是人伦、礼、义、仁、忠信,以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是纯粹的现实。
而天竺佛学的着眼点,是人身的喜怒哀乐,是空之又玄的追求真、妄。
这两者的立足点都不一样,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学问里,搞出来心性之类的东西,去对抗人家呢?
这就像是,为什么要把一个评价绿色红色黑色的体系,非要加上酸甜苦辣呢?你讲你的酸甜苦辣,我讲我的黑白青红。
叶适对宋儒理学的反击之处,也就在此。
他之前的永嘉学派,理论构建是出了大问题的。
他们承认程朱等人的道统,但又在承认的基础上,着眼于史学、实学、功利,谈事功、实绩。
那还有个不输?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