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第 3/4 页)
一艘不需要风力的船只。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原本对蒸汽机的声音已经有些熟悉了的尼堪突然感到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是一艘利用三胀式蒸汽机带动的螺旋桨船只,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幕还需要两百年才能实现。
螺旋桨安装在船只尾部,蒸汽机也安装在那里,原本像这样的雨燕号也在中层甲板配有二十门火炮的,每一侧有九门,如今由于安装蒸汽机的缘故,便只能在中部桅杆以前的中层甲板设置火炮了。
每一侧只有五门火炮了,还是标准的尼布楚青铜炮,首尾还是千斤重的短管火炮。
还是三十米的长度,六米的宽度,五比一的长宽比,作为一艘主要用来破袭、交通、江海两用的船只,十门火炮,还是尼布楚青铜炮的快船已经足够了,这样的船只,对付东亚洋面绝大部分船只足够了。
何况,以她超绝的速度、机动性,就算打不过也可以快速跑掉。
两艘雨燕号快速掠过众人后便驶入了港湾。
接着便是两艘游隼号。
“游隼”号驱逐舰,长十二丈,宽三丈,长宽比4:1,还是两层火炮的布置,不过底层火炮甲板面安放的九尺长、重3750斤,炮口4寸,能发射十八斤实弹的中型加农炮,由于放置蒸汽机的缘故,每侧也由以前的九门缩减到五门,总计十门。
上层火炮甲板还是十二斤加农炮,炮管长还是九尺,重三千斤,炮口约莫三寸半,可发射十二斤的实弹,还是十八门,并没有缩减。
首尾则是十二斤的火炮各两门。
首层甲板面还有小炮、短管炮多门,以防万一有接舷战的时候使用。
不计这些小炮,加农炮总计三十二门,依旧是大夏国海军的主力舰种。
还是四艘的规制。
跟在游隼号后面的那艘最大的船只自然就是金雕号了,椭圆形的船腹,主桅杆、前桅杆都是四面横帆,后部桅杆则是三面横帆的设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