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第 4/4 页)
长十四丈,宽四丈,高四丈,长宽比3.5:1,与以前相比,底层的二十四斤重的加农炮同样减少了八门,从底层到上层,分别主要布置了二十四斤、十八斤、十二斤的加农炮分别是十门、十八门、十八门,加上首尾的各四门(首尾只安置了两层在中上层,十八斤、十二斤的各两门,这便是八门),一共五十四门火炮。
最后的两艘大型运输船,还是飞剪式样,比金雕号还要长一些,不过却只有三丈多宽,桅杆高度还超过金雕号,挂着五面横帆,与雨燕号相同的长宽比让它即使满载了货物跑得也很快,进入编队时不至于由于笨重、缓慢成为敌船的靶子。
加上蒸汽机螺旋桨后,敌船想要追上更是难上加难。
“信天翁号”运输船。
令人叹息的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装上蒸汽机后,信天翁号的运输量比以前少了几乎两成。
同时,为了保证一个新式军舰的编队蒸汽机煤炭的需要,其几乎要占据一整层的甲板用以装载煤炭,自然又减少了其它物资的装载量。
当然了,这支舰队九艘船只并非是用以前舰队改装的,而是全新建造的。
从东晓三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共三年的时间,佛林港除了建造信天翁号货船之外,便只建造了九艘舰船。
主要的变化是甲板的用材以及桅杆的位置(以便安装烟囱)。
以前的舰船,船帮自然用上了锡霍特山坚硬、不易燃烧的木材,不过甲板却是用普通的松木、杉木,用上蒸汽机后,最主要的风险便是火灾了,于是这一次建造连甲板也用上了柞木、水曲柳,这些树木不仅密度大,坚韧,还耐火烧,耐腐蚀,可是锡霍特山少有的优势树木之一。
除此之外,所有的火炮也是大夏国工部直属作坊新出的火炮,至此时,火炮的用药量、与药量配合最好的弹丸重量、标尺、刻度、炮镜都有了新的进步。
还是滑膛的结构,线膛炮也试过,不过在这个时代,还处于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以那可怜的生产效率,极易受损的膛线对于后勤是一个灾难,更为便宜的滑膛炮实际上就足够了。
不多时,全部九艘船只都停靠了港口靠近卫河的那一侧。
孙佳绩从金雕号上走了出来,这支新的舰队,如今被命名为第五舰队,今后便常驻在胶州湾,今日是从佛林港专门驶到大沽港接受检阅的,实际上,在日本海上已经是北风做主了,大部分时间用的都是风帆,在抵近渤海后才换为蒸汽动力,为的就是在尼堪面前展示她们的性能。
当孙佳绩沿着台阶向上走时,尼堪迎了上去。
书友们都在看